一些小小的进步

或许是老和小宝腻在一块,已经习惯了小宝一天一天的小小的进步。宝宝的生长犹如滴水穿石,偶常会无视小宝一点一滴小小的变化,所以作一个小小的总结,防止时间长了忘个精光。

身长:64.5cm

体重:7.6kg

翻身:依然无法由平卧位自主变成仰卧位,翻过身后也不能自己把手从身下抽出来。偶估计了一下,自主翻身,大概还得1个月。

坐:扶着能够稳稳坐着,若是离手的话,小宝能独自坐5秒以上,不过无法长时间90°直坐着,而是象照片里那样往前倾。

立:喜欢直立着,不过还不会迈步。曾尝试着让她扶着东西站着,差点撞镜子上了,呵。

吃:现在每天吃1个蛋黄,小宝妈妈酝酿着2周后让她吃蛋羹。现在每天吃奶前都吃米粉,里面加上各种口味的菜泥,晚上临睡前则加上亨氏的“慧睡宝”,我背地里称之为“昏睡宝”,小宝吃得很香。

睡:睡觉很是规律,几乎是每两个小时小睡个二三十分钟,中午睡个3个多小时,晚上9点多喂完奶开睡,一直到早上六点,夜里不用起来加餐。小宝作息出生不到2个月后就很规律,号称“活闹钟”。3日在急诊值班时问了一下周围家的孩子,2岁以内夜里还起来吃夜食的孩子很常见。看来这一点小宝已经可以笑傲江湖了。

双手动作:可以双手配合着抓周围的东西往嘴里塞。偶曾趁周围没人,任由小宝抓住偶的手指往嘴里塞,然后一通狂嘬,小宝嘬劲出乎偶意料的大。

社交: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笑,抓镜子中的自己。对着别人会乐个不停。

发音:会发出长长的“伊”,时常伊呀伊呀自言自语,别人跟她发出一样“伊”的声音时,小宝会叫得更起劲。

SONY DSC SONY DSC

智力与神经发育检查的后遗症

小宝的智力与神经发育检查成绩差强人意,相对于偶的波澜不惊,小宝妈妈显得很是郁郁,并把中等偏下的分数直接引申为中等偏下的智力,并对小宝“迟迟”不能自主翻身忧心忡忡,让偶彻底无语。

后遗症之二就是小宝的社交能力受到严重质疑。所谓社交能力,就是宝宝在见到镜子中的自己或见到别的宝宝时会有伸手要玩的意思。事情缘起于2天前带小宝在小区里转悠,碰到一个早小宝3天的小男孩,人家不仅有迈步的动作,而且还主动伸手要拉小宝,反观小宝,无动于衷。人比人,差距就出来了。小宝妈妈又犯了任何一本育儿书上都会描述的症状:人家小孩都会那样了,偶们家宝宝怎么还不会呢?

唉,每个宝宝都是不一样的。别的不说,小宝不到两个月就能睡整觉半夜不用起来加餐,有些快2岁的宝宝夜里还在为口吃的闹呢。

SONY DSC

补:倒霉的急诊值班

在急诊值了10小时班,居然把眼镜给丢了。

一切就是这样的匪夷所思,但就是实实在在发生了。从确认眼镜还在到发现眼镜丢失也就30分钟,而这30分钟里偶一直就在方圆不到2平方米的外科急诊休息的小黑屋里呆着,而偶所活动的范围还就在这不到2平方米小黑屋里的小床上躺着:看PSP上的电影。30分钟后呼机响起偶要外出,一起身,眼镜就这样凭空消失了,仿佛长了腿似的。

偶把小黑屋仔仔细细翻了不下三遍,把接触过的地儿都捏了一遍,什么钻床底、拆床单干了好几遍。如果破坏公物可以不用赔钱的话偶准备掘地三尺了。没有就是没有,这下好,成瞎子阿聪了,偶坐那郁闷得想找个人暴捶一通。偏巧这时病人如潮水般涌来,偶坐诊室直叹息:所谓点儿背不能怨社会,命苦不能怨政府啊。

晚上下完急诊开车回家,真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视野所见一片模糊,路边的行人如鬼魅般闪过,前面汽车的尾灯影影绰绰如远处的霓虹灯,偶不得不以30公里/小时的龟速北京马路上遛达,后面汽车不满得狂闪大灯。

晚上在电脑上恶补了一下有关镜片、镜架的常识,准备第二天上传说中刀客无数随时可能挨宰的潘家园眼镜城见识一下世面。

出于对眼镜城验光的不信任,偶决定先上两年前配镜的那家眼镜行验下光,据说这是偶们医院下属的三产,验光比较靠谱。门口招揽生意的大姐一看凯子又提着脑袋上门来挨宰,脸上的哈欠立马换成了笑容。

眼镜行业是绝对的暴利行业。偶之前已经做好功课,知道各种镜头的大概价位,并对所谓暴利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一看价格表还是吓了一跳:网上一般160能拿下的依视路蓝晶片在这里标价600起跳。太黑了,简直就是明抢。偶谈好的一副无名镜架加无名镜片居然要400,而且还是打了5折以后的价儿。验完光偶借口取镜太慢逃之夭夭。那大姐一看生意要跑,脸拉得长长的,跟长白山似的,用怨恨的目光杀死偶一千遍。

一路开奔眼镜城,停车那地儿正好是网上口碑较好的“一家人”门口,真是省事。进去看了看,跟老板娘谎称是朋友介绍来的,直接要网上比较火的248元依视路蓝晶1.6+钛记忆镜架,老板娘很是热情地挑了副镜架,据说是根据偶的脸型而配,确实戴着也挺合适,并且否决了偶想要蓝色镜架的想法:显得太年轻,你长得显小,正需要深色的眼镜来压一压。

就这样,偶花了不到2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从谈价到选镜的过程。248,加上2块钱停车费,虽然总数不是个好听的数字,但相对之前那家的大刀宰人,偶,已经很欣慰了。

SONY DSC

十·一:国庆节

祖国的60华诞,裹挟08奥运的余威,按照十年一大庆的惯例,这一年,声势浩大的阅兵自是不可减免。

小宝妈妈作为医务工作者代表,有幸站在天安门观礼国庆阅兵及夜晚的群众联欢晚会,让人羡煞。因为一早就要列队上车,昨晚早早(其实也不早,只是相对平时而言)就休息了,小宝也被留在姥爷家过夜,相片的事只好作罢。

正式阅兵前有长长的记者采访,抱着小宝坐电视前寻找小宝妈妈的身影,偶想拍张小宝聚精会神看电视的相片,不想小宝对电视的兴趣一般般,倒是对偶手里的单反很感兴趣,偶不停地把她的视线往电视引:看那,别看这,看国庆,别看国聪….

小宝妈妈身影在电视上一次也没出现。小宝妈是在天安门西临时观礼台,央视的镜头却老是往东观礼台切,真是让人无奈。锦涛同志闪亮登场以后就更没临时观礼台什么事了。

偶事先忘了叮嘱小宝妈妈一句要少拍阅兵场面多拍自己,或者拍些不会出现在电视上的花絮性的场面,原因很简单,阅兵的相片网上一搜一大把,都是好机器好角度拍的,手里的卡片机无论如何也比不上,不拍也罢。但镜头里若不留下自己的身影,又如何给千载难逢的现场观礼留下宝贵的纪念。唉,小宝妈妈还是犯了这样的错误啊,偶看着相片心里暗暗叹惜:太不以人为本了,怎么不让带家属呢,让“资深摄影师吴大师”也显显身手啊!

接小宝妈回来,问了问场面如何,小宝妈说了件逗事。原来她所在的所谓临时观礼台,实际就是在长安街边搭的一个小台子,身后就是所谓的红观礼台,那自然是身份更高资格更老的人就坐,不想好位置并未换来好视野,只要有精彩场面,临时观礼台的人就哄地一声全起立,把后面红观礼台的视野挡了个严严实实,后面真成“大人看脑袋小孩看屁股”,啥也看不见,急得直跳脚,工作人员忙前跑后,不停招呼:前面的领导请坐下,前面的领导请坐下…….

e200910121758 f200910121745

补:婴儿智力与神经发育检查

国庆前一天,带小宝上儿科做了所谓的婴儿智力与神经发育检查,说白了就是测试宝宝是握抓翻身抬头等等能力。

偶其实觉得这种检查无多大意义,一是宝宝到哪个阶段会出现什么情况其实育儿书上已经写得明明白白,二是,任何一本育儿书上都会不忘反复强调,书上写的只是大概情况,每个宝宝都不一样,不是跟电脑似的到什么时候就一定会出现。加上所谓测试,就是在一个短短的时间点对宝宝进行多项测试,几个月大的小孩怎么会那么配合你进行测试,想做人家就做,不想做人家就歇了,你能奈我何,你能说当时不想配合测试那这项能力就没有吗?既然测试的准确性前提不存在,那由此得出的结论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过偶的理论无法成功游说小宝妈妈,小宝妈妈毅然绝然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的无限的测试中去。偶当了二十几年学生,直到现在还在为博士学位打拼,对于考试,逐渐形成“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的态度,不想小宝只学了前半段,对于所谓测试相当蔑视,对于更精华的后半段却未窥门径,人家招呼半天,小宝却如毛主席那首“西江月·井冈山”所述: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最终,小宝妈抱着中下等的成绩悻悻而归。好在及格线是过了,不用再来一次补考。

9.30没拍相片,用10.1的代替吧。

SONY DSC

哄小宝入睡的必杀技

最近悟出一招晚上哄小宝入睡的必杀技,屡试屡胜,百战不殆,实在是厉害无比。

这一招使用时最重要的是看准时机。小宝现在一般每醒两个小时就得睡一小觉,困劲上来后的典型表现就是把脸往人身上贴,或使劲揉眼或狂嘬手指,姿势不对付时则哼哼叽叽,百般不乐意。这时候,时机就到了。

然后是姿势的使用,这也是相当的重要。偶既往失败的例子就是越哄越来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姿势不对,小宝觉得不舒服,一番挣扎后,嘿,精神了,从睡意十足哄成精神百倍,真是让人欲哭无泪。所以偶现在是让小宝取左侧卧位,用臂弯托住小宝的颈部,将小宝的脸轻轻地贴在偶的右胳膊上:一是挡住周围的光线,二是随时让小宝啃着偶胳膊当安慰奶嘴。然后跟着“摇篮曲”的节奏左右摇晃: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爸爸的手啊轻轻抚着你……

这首曲子打小宝出生偶就在唱,四个月的时间,已足以让偶熟悉这首曲子每一个音节的起承转合。天时地利人和,不用5分钟,小宝已梦游周公。哄小宝入睡,不知不觉,已经成了很轻松的的事儿,回想月子里偶抱着小宝从夜里8点哄到后半夜2点才搞定(不是偶哄着了,是小宝实在是累了自己睡的),真是不堪回首啊。

SONY DSC

练习翻身

随着小宝上肢力量的加强,俯卧时已经能够稳稳地将自己的脑袋支起来。因为上肢不稳而翻成仰卧位的好戏已经好长时间不再上演。育儿书上介绍,4、5个月大的宝宝已经慢慢会自主地由仰卧位变成俯卧位,虽然现在小宝也就4个月刚过1周,偶们已经迫不及待得将她平放床上拔弄来拔弄去,小宝似乎还没翻身的意识,完全是处于受人摆布的状态,但偶们依然为小宝每一次的“半自助”翻身而欢呼雀跃。

SONY DSC

坐着

下班后还是热衷于把小宝当个面团似的翻来翻去练翻身,小宝对这种“非自愿型非自助式”翻身很是无奈。对翻身没什么感觉的小宝倒是喜欢坐着或站着,虽然这两种姿势实际上还需要手在后面托着,真正能稳稳坐着还需要6、7月以后。偶今天尝试着让小宝自己坐着,果不其然,手离开小宝不到2秒,小宝就直接往前倾,好在前面有个小玩具顶着,但坚持5秒之后,小宝就彻底崩溃,号啕大哭。

SONY DSC

单眼皮?双眼皮?

小宝的二姨姥姥到看小宝,赞半天,最后不无遗憾地说:只可惜是个单眼皮。

偶一边用“内双,八个月以后就能慢慢变成双眼皮”来稳定军心,一边却心虚得上网查谐这话是否靠谱。一查才知道1岁以内忽单忽双的情况还挺普遍,Google关于单双眼皮讨论网页居然高达42万页,有些一出生就是标准的双眼皮,有些却是得等好几个月甚至1岁以后才慢慢变成双眼皮。心里踏实了,嗯,可以洗洗睡了。
SONY D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