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滚

小宝已经能相对轻松地在床上翻滚,俯卧、仰卧、俯卧、仰卧……如此翻来覆去。早上起来,更是笑嘻嘻地努力从自己的小床往偶们躺着的大床上探,这让偶又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小宝一天天在长大,担心的是,不知哪天,又会重演翻身掉落床的一幕……

陆陆续续将这几个月来拍的相片洗了一部分出来。为了偶精心拍摄修饰的相片,特意选了惠普咔嚓鱼网站的洗片业务,以为效果能好点,结果真是大失所望,咔嚓鱼自以为是地将偶精心调好的相片又一番胡调,真是多管闲事多吃屁,反倒是不如偶在路边小店洗的相片效果。准备网购几个相册,将之收纳入册。急诊三天一次值班还是很大地影响了偶拍照的心情,值班时不能拍,第二天下夜班犯困,第三天拍完紧接着又是值班……

SONY DSC

粘人

晚上哄小宝入睡绝招失效,小宝被偶抱在怀里,却眼巴巴地看着小宝妈。偶向右,小宝向左,偶向东,小宝向西,无论偶朝哪个方向转,小宝都会扭过头去看着小宝妈。视线一离开,便会报以更不满的哭声,无奈之下,只好倒手。

小宝从昨天开始,嘟嘴的动作又出现,还有咂嘴的新动作,似乎离长牙已是不远。小宝奶奶说长牙晚似乎是吴家的遗传,远的如偶,近的,如小宝的小姐姐。
SONY DSC

靠着墙独自站立

距小宝整8个月大还有10天的时间,小宝的牙依然是踪影未见,让偶徒呼奈何。好在别的地方还是有进步,小宝趴着的时候已经能够有意识地将双膝往上弓,这意味着小宝以后将慢慢地将肚皮着地的姿势变成双肘、双膝着地,这自然是爬行能力进步的表现。好像也就是在这一周里,偶发现小宝已经能轻松地将俯卧位变成仰卧位,这也算是翻身能力的进步吧。当然,最大的进步不在此,而在于小宝现在能够在双手不进行任何扶持的情况下,靠墙独自站立大概一分多钟。

SONY DSC

忘性

晚上给小宝洗澡,小宝妈一边往小宝身上撩着水,一边叹息着自己的忘性真是越来越大,昨天先是把银行卡和身份证都落在白大衣里没带回来,今天早上出门,在北京20年来最冷的一天里,居然忘了把外面那件黄色罩衣穿上。偶也觉得这两天的极度寒冷把自己的脑子给冻木了,今天是急诊下夜班,本来还写张纸记着今天要干什么,没想到晕晕乎乎过了一天,最后还把前天就带过去的肤乐霜给忘在急诊休息室;下午先回家洗了个澡,一出门,又把家钥匙给锁家里,幸好小宝妈手里还有一把。

边聊着边给小宝洗完澡,偶俩乐呵呵地把小宝擦干了往床上一放,正准备给小宝穿衣服的时候,俩人又都傻了眼,原来偶们把小宝的睡袋给落小宝姥爷家了。
SONY DSC

身高与体重·又新长本事了

小宝妈下午给小宝量了量身高,70cm,小宝妈满意地说,还行。偶在旁问:那体重呢?小宝妈默然,一看小宝圆滚滚的脸就知道什么情况了。尽管如此,晚上偶们还是给小宝称了下体重,18斤。奇怪,小一个月前就是这体重,难道秤有毛病?

这个月开始就要去急诊值班,3天值1天,给小宝拍照的就将变成排两天停一天,好在小宝现在已经快8个月大,每天的变化不似出生后前三个月那么明显,倒也不觉太多遗憾。

小宝妈给偶介绍了一下小宝新长的本事。那就是趴着的时候,除了能把上半身支起来,还能不停转换双手在床上的支撑,扭着头,让身体跟着偶转,直到失去平衡变成仰卧位。

晚上偶还发现小宝站立的本事又往前长了一步。那就是小宝屁股靠着沙发背,她已经能够独立站几十秒,而不再象以前需要手扶着。嗯,下次还得拍下来留作纪念。

SONY DSC

新的一年

正琢磨着买个摄像机来记录小宝的生活。偶迟迟没有入手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对于画面质量的向往,偶想一蹴而就买个画质暴好、性能暴强、价格也暴贵的民用级高端摄像机,另一方面又担心像N多人一样只新鲜一会儿就闲置一旁,毕竟视频的欣赏和剪辑远不如相片的直观和直接,这样的话,偶会悔得肠子“青一块紫一块”DI。

这趟回家小宝姑妈正好把闲置的摄像机转给了偶,性能完好,除了镜头盖开不了。原本以为是简单的小毛病却难倒了中关村的那帮搞维修的,那师傅摆弄了两个小时后终于精神崩溃,举手投降。最后的折衷方案是,将镜头盖长期开着,再买个20块钱的UV镜起保护镜头用。

2010年第一天,偶举着摄像机对着小宝一通乱拍,记录着小宝的吃饭、喊“Ba~Ba~”、玩玩具……偶先拿这个练练手再说吧。

小宝最近吃嘛嘛香、睡嘛嘛甜,两腮狂长肉,以前是双下巴,照这种趋势,偶看以后就该把脖子填满,变成“没下巴”了。

09年就这样过去了,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这过去的一年,偶最想用的是“嗖”,时间如白驹过隙,“嗖”的一声,就过去了。总是不能免俗的展望一下来年。来年,春暖花开的日子,小宝那时也该会走了,草长莺飞,带着小宝开车出去走走,想起来真是很让人期待。

SONY DSC

痛并快乐着

偶大学同学陈颖生了个男孩(忘了问名字,就先叫陈小颖吧),下午兴致勃勃到妇产科看望了一下。问陈颖:当妈了什么感觉?答曰:疼。再回头问冬一:当爸了什么感觉?答曰:没啥感觉。浑不知痛并快乐着的日子就要真正开始。

陈小颖小同志则躺在襁褓中,紧闭着双眼,偶尔眼皮动一下,再抿抿嘴。让偶想起7个月前小宝刚出生时的样子,也是如此这般的长睡不醒。偶就这样把双手支在小宝的摇篮边沿,一直看着她,一会儿忍不住拿手指捅捅她的脸,再捏一捏鼻子,然后看着小宝如橡皮泥般挤眉弄眼。
SONY DSC

归来

回老家几天处理奶奶的丧事,确切的说,不是处理,而是参加。因为在吴家这个大家族里头,谁家遇到这种红白喜丧,大家都会自动来帮忙,绝大部分的杂事都不用自己操心动手。城市里的80后或者90后,恐怕很难再见到农村这种场面,几百人的出殡队伍,前面纸扎大灯开道,后随纸亭、西鼓队、老人乐队吹吹打打,西公在前摇铃引棺椁前行,儿孙辈的披麻带孝或淡定或满脸悲戚,太孙辈的都是身着红衣庆老人能活到四世同堂的高寿……

飞机上偶不停地写着笔记,记录着这几天的所见所闻。N多年前偶经历过无数次这样的场面,却从未对其中各种礼仪、讲究上心,因为偶是个无神论者。这次回去却倒是很详细地询问其中的种种说法:香应烧几柱、应拜几拜、都拜的谁、衣服应该怎么穿、头白的戴法有什么意义,等等等等。原因只在听人说了一句:再过20年,年轻的一代谁还会知道这些东西呢?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喜欢用文字和相片记录生活的偶。

交通工具的便利,使偶常常有点不知所措。下午还在老家,晚上已在北京,仅仅不到三个小时,周围已是完全不同的人,完全不同的环境。

小宝5天没见到偶,对于偶的出现居然已很是漠然。任凭偶在一边挤眉弄眼,就是吝啬地不给一点笑容。好在小宝还是很适应偶的臂弯,偶的“哄睡绝技”依然管用。看着在偶怀中侧身入睡的小宝,偶忍不住把口水涂满了她的小脸。

SONY DSC

新的效果

更改了一下太阳灯的摆放方式,将原来的反光伞去掉,改回原来的灯罩,光线强度明显弱了许多,相片的细腻程度自然也要相应下降。意外的倒是相片的效果,由于光线都是漫反射,脸部显得更加柔和,倒更接近偶想要的效果,眼神光也可以通过反光板多少弥补一下。还是有点可惜,如果再有盏灯的话,效果应该会更好些。

明天去泉州老家送别奶奶,未来的5天,不能再给小宝拍照了。
SONY DSC

小宝妈妈生病了

小宝妈妈和小宝姥爷都感冒了,小宝妈妈感冒一般5~7天才能完全好,又是个难熬的过程。

还有个更不幸的消息是,小宝的太奶奶今天凌晨去世。小宝的太奶奶只从相片里看到小宝的样子,而小宝要想知道太奶奶长什么样,恐怕也是几年后等她懂事后再从相片里看太奶奶的样子了。

小宝妈妈说,不知道人是不是有感应,小宝太奶奶去世的那天晚上,小宝一直在哭。

SONY D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