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册
文博会
文博会,全称“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名称虽好,不代表展览的都是精品。一进体育文化产业馆偶们就诧异了一把:怎么门口就是卖茶桌的,再走两步就是卖针孔摄像头的,这都哪跟哪?
北京馆倒也可以,除了人多。走到奥运区看了看,带小宝感受了一下“缶”和“领奖台”的样子。这两个两年前仿如圣物般的东东,如今已似昔日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任如小宝在上面折腾。

难得闲暇
BTV在放 铁梨花 ,观后让人叹为观止--真是很久没看过这样烂的片子了,无厘头的情节加上强撑老态的表演。BTV依然在说:收视率再创新高。我觉得它的另一层意思是:BJ人民的智商再创新低。不过作为小宝睡前打发时间的肥皂剧,这个还算适合。
小宝睡着后就是偶俩的自由时光。偶在学习韩寒同学的杂文,小宝妈则再次将将有限的生命投入的无限的十字绣事业中。1年前的贵妃醉酒已彻底荒废,这次小宝妈从头再来,改绣一唐朝的仕女簪花图。目前已完成一部分,据说是该仕女的脑袋,上大下小,边周又呈弧形,偶常由衷赞叹:绣得太好了,真像个大鸡腿。


读书
支持了一下夜市书摊的盗版事业,买回两本闲书。一本是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育儿教育的应景之作,但架不住出奇便宜,又架不住之前这类的书看得很少,于是出手。另一本则是韩寒文集,确切讲是杂文集,应该搜罗其博客上的文章结而成书。此书错字连连,比如“领导”成了“领道”,又如居然是“2010年12月第一次印刷”之类的搞笑错误,但韩寒的文章,总归是值得一看的,虽然说到底也只是一介书生的牢骚之辞。

整一岁半了
累了,先发张相片,有空再补文字内容。
学狗壮
狗壮外号无事忙,但凡小宝有点动静都会在第一时间冲出来汪汪叫个不停,耳濡目染,小宝时不时也能学着叫两声。这大概是小宝继大公鸡的咯咯咯和小鸡的叽叽叽之后学会的第三种动物声。晚饭的最后时刻,小宝不知又在喃喃说着哪国外语,偶们逗她:小宝,狗壮是怎么叫的!小宝“O”着嘴巴,却张嘴忘字,半天发不出“汪汪”声来,让大家大笑不止。
初坐地铁
因为深受停车和堵车之苦,今天的动物园之行,选择的是地铁。偶们打着低碳出行的口号,其实是想转换种方式,试试能否有别样风情。结论是:一路风情倒无变化,心情却是大好,缘于再无停车之困,不过最好带个双肩背包,否则两只手还真倒不过来。
小宝明显比上次去动物园大了不少,在雉鸡馆和猴馆观察良久。在猴馆里能看到一只小猴搂着猴妈妈,猴妈带着小猴四处游荡,场面颇为有趣。小宝明显被吸引住,几次带小宝离开,均被拒绝。
小宝依然还不会说话,奇怪的是看巧虎育智书,翻到大公鸡和小鸡的页面,却能学大公鸡的“咯咯咯”和小鸡的“叽叽叽”,难道小孩学话都是从像声词开始?



杂谈
广州亚运的开幕式,跟两年前的奥运和今年的世博基本一样,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先是好面子进而人傻钱多的特点。有点不同的是,广州的新闻自由要远高于天子脚下,所以关于预算绕过人大是否合法、成本是否太高的质疑不绝于耳。这在2年前的北京奥运是不可想像的--那时京城老百姓都如同被打了鸡血般亢奋,主流媒体不辞辛劳的洗脑加上各论坛对异议的和谐,使得北京ZF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而不像现在的广州市长,跟三孙子似的整天为扰民而道歉。

不为将来的事儿担心
传说中的冷空气即将入京,秋天就要过去,冬天就要到来。某位煽情诗人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嗯,很远,很远(目光作远眺状)。偶今天拉着小宝回家,一路上想像着小宝踏雪而行的景象,又担心起这画面在今年冬天能否实现--若不拉着小宝,只怕小宝路上会摔得满嘴泥雪,若拉着,淘宝上又买不到这么小号的手套,小宝的手会不会冻伤?一路纠结中到了家,进门瞬间,忽然释怀。两个月前偶也在担心,担心两月后的现在,天气降温,家中暖气会否不足?每天夜里回家这一路上,小宝该穿什么衣服,会不会冻着?

第七和第八颗牙
周末去山东沂源开会,周一周二则是连轴的值班和手术,小宝同志,已经有小五天没跟偶见面了。去山东之前,偶确认了一下,小宝的第七颗和第八颗牙已经长出。不似前六颗的高调,这次这两颗,是暗暗伏在后面的磨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