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与中医

小宝的咳嗽基本已经消失,只是在吃饭或喝水偶有点咳嗽,这是什么原因,其实我也不太懂,但我感觉凡是上感的病人在病情痊愈后的几天都会有点咳嗽。我曾将之理解为气道高反应性,但其实也不太妥当,因为气道高反应性在小儿支气管炎后常见,但小宝的支气管炎诊断是很不明确的。在我看来,小宝的这种症状其实已经无关紧要,只需假以时日,自然就消失。不过主治派在与主不主治派的斗争中占了上风,所以在这个周末,还是请位中医专家给开了点小汤药。借到金源之际,到同仁堂抓了三副药。

身为中国人,偶对祖国医学其实是一无所知,火,邪,气,表……种种概念,对于学西医的或者是接受西方科学理念的人来说是很接受的,因为见不到摸不着,也基本没有量化的东西可以评估,方舟子将之称为“伪科学”并不遗余力挖苦讽刺,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偶对中医的理解是,它能治病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在临床上确实能看到经中药治疗后好转的实例,一样东西能存在几千年自然有其可信处,但不是包治百病(西医一样不能治百病)。

不幸的是,中医理念的不透明和难以量化给社会上的骗子以可趁之机,所以张悟本之流火了的同时也大大损害了中医的名声,我曾经亲眼看过BTV某期节目某号称中医研究院副院长的人在夸口自己治好了老父亲的胃癌,用的是方是吃白萝卜,因为癌是节块,而白萝卜可以散节。神一般的人物,诺贝尔奖看来非他莫属。这种理论流传出去不知得害死多少胃癌病人。再看看北京各小报号称可以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的各种枕头、杯子、砭石、频谱仪、各种成分不明的各种汤、药,就知道中医被这些人毁得有多厉害。

等抓药的空隙带着小宝在同仁堂里四处转,同仁堂是百年药堂,里头有尊 李时珍的像,小宝对此很感兴趣。店员很严肃地说这里并不允许拍照,不过山人自有妙计,A55的反转屏派上了用场,偶不光拍了个够,还悄无声息地录制了一段店员抓药的过程。

SONY DSC

还是金源

又上金源逛了逛,吃完和绿回转寿司,小宝已是人困马乏,正百无聊赖在前面走着,忽然看到这么大的棒棒糖,一下来了精神,抄起一根就走,丝毫没有给钱的意思。偶们赶紧抢过来还给人家,小宝泪眼蒙蒙欲哭还休,偶们犹豫花高价买这么大一根棒棒糖回去怎么吃,促销员很适时地说,其实里面装的都是小棒棒糖,想了想,买吧。小宝举着这么大一棒棒糖,如同隋唐演义里的李元霸。

SONY DSC

亲子班的副作用

翘课+迟到双料王吴小宝再次去上亲子班.小宝还不会说话,所以开场的这自我介绍让小宝妈很没面子,因为其它的孩子多少都会蹦出几个字,唯独小宝惜字如金,对任何问题一律以“嗯”来回应.一堆孩子堆在一块儿,家长免不了要彼此比较一番,谁家的孩子说得好、跑得快、蹦得高,总会引起其它家长的羡慕嫉妒,恨不得自家的孩子样样超前事事争先.尽管偶曾见过的孩子里,说话的时间从一岁半不到两岁出头的都有,小宝妈还是再次陷入类似10个月前小宝还没长牙的焦虑中.这也是上亲子班的副作用之一.

SONY DSC

不敢熬夜

清晨起来,睡饱了觉的小宝往往会悄无声息爬到大床上来,将偶和小宝妈强行挤开,自己斯斯然躺到偶们之间。仿似活闹钟,6点左右,小宝就会把偶们的被子掀开,再用手去托偶们的头,这是在催偶们赶紧去泡奶。若是前一个晚上睡得太晚,这迷迷糊糊起来则成了件痛苦的事儿。于是偶们会假装闭眼不醒,企图再眯会儿。可惜这小小伎俩往往都会被小宝识破,在小宝的催促中败下阵来的往往还是偶们。

SONY DSC

还是网站的事儿

无意中查了一下,发现两年前申请的空间将于2月份到期,是继续申请并加大空间容量还是在家里的电脑上架设网站+花生壳动态域名解析又成了个现实的问题,两者各有利弊,前者好在网站容量及实时备份不再是个问题,后者则管理及访问速度则有很大的优势,两者互为优缺点,真是让人很挠头。

SONY DSC

 

小小波折

过往的这5天里,小宝经历了一次小小的感冒,轻微的咳嗽,一过性的发热,夜里的辗转,现如今看起来似乎都不是什么事儿,但在流感高发的季节,还是让偶们心底下有些紧张。卫生局的发言人一到电视上露面的时候就生龙活虎,信誓旦旦说要在北京多家医院重点发展小儿内科,以缓解某几家儿童专科的拥挤。不过嘴上爽了一年多快两年,现实依然如此,死水微澜。孩子生病很麻烦,到人潮涌动的儿科门诊去挤个三五个小时,那真是要命。好在小宝就这么平稳地过来,今天,情况比前两天要好很多。这两天,帮人安装破解苹果神器ipad,小宝也沾了沾光,玩起ipad里游戏“会说话的汤姆猫”,十指频出,戳得汤姆猫惨叫连连。

Ipad是偶一直想要的东西。最大的目的,是希望能用来很好的看电子书,尤其是pdf文档。东西真正到手里玩了两天,反倒没有预期的兴奋,在阅读PDF文档方面,也没有阅读epub的体验好。东西又挺沉,不加皮套握手里很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摔了,加完皮套则更沉。所以东西就是这样,没到手的永远是最好的。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相比之下,touch4更适合随时随地的阅读。今天再等等,应该会有更好更适合的平板出现。

SONY DSC

第十二颗牙·非诚勿扰

小宝妈偶感风寒,更新停止了两天。小宝也有点受波及,有点轻微的咳嗽。小宝妈把心底的内疚化成对偶的催促:快,去医院开点药回来。偶上午跑了趟医院,好嘛,人山人海,咳嗽声此起彼伏,分诊台的护士大姐不停地对前来挂号的家长说:现在病人比较多,您得等4到5个小时。估计不少家长听完这话得崩溃。

好在小宝的症状轻微,丝毫没有影响小宝的食欲,中午抱着卷饼,依然一副陶醉的样子。

一个月之内,小宝冒出了三颗牙,如今已有12颗牙,上下各6颗,让人看来好不欣喜。乳中切牙、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下一个该长出的,应该是上下两边各一颗一共4颗的乳尖牙,然后是4颗第二乳磨牙,小宝现在一岁八个月,想来两岁到两岁半时长齐这20颗牙不算什么难事。

小宝现在在马桶上便便的次数大大减少。原因在于小宝现在便便时是不许人看的,跟姥爷在家时会把姥爷关在阳台上不让姥爷进来,一家人在家时则会自己躲到卧室里,还得关上门。谁偷偷开门看就立马会被眼尖的小宝发现,小宝以“嗯~~~~”来表示抗议:非诚勿扰。于是当小宝在房里头悄无声息搞小动作时,总有人把耳朵贴门上边偷听里头动静边暗乐。一会儿就能看到房门突然打开,小宝满面笑容冲出来。那是小宝闭关修炼完毕,功力又上了一层。

SONY DSC

我看育儿书

小至一言一行,大至人生规划,孩子的成长,从来都是父母心头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只生一个好,所以绝大多数的父母在育儿这个方面都是初学乍到,多听人言,多看些育儿书,自然是不会错的。好在这世上从不乏好为人师的人,也不乏从中看出商机的出版社。所以这方面的书那真是汗牛充栋,数不胜数。偶马桶边总放着一本,那就是例证。

偶浏览了一下当当网上的书名并买了几本这样的书,爱分析、爱总结的坏毛病又冒了出来。

这类书,大概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偶看得最细的,那就以郑育巧为代表的育儿书,书中仔细描述每一个阶段孩子的成长,并不断告诉你,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并非每个孩子都会如标本一样按书上的长。这种书让偶很欣慰并视之如精神鸦片,因为小宝一直不肯开口说话已经在“不长牙”成为历史后再次成为小宝妈咨询“资深育婴专家吴教授”的必用问题:吴教授,小宝啥时能说话?

第二类书,也是偶不爱看的,基本都是炫耀经过自己的一番的努力,孩子扬名立万,成为一个多少多么牛×的人。不幸的是,这种书往往忘了人再怎么着都是人而不是神,加上中国人爱说假话的坏习惯和出版社喜欢搞点噱头来促销量的恶劣作法。牛皮吹着吹着就吹破了,这类书的典型代表,那就是叶菲的《做最棒的自己——获美国总统奖的女孩的经历》。作者拿一个在美国一年就能颁个三十几万的总统奖(其实就相当个班三好学生)来吹嘘自己,不幸遇到学术打假的方舟子。当然,这或许不是孩子的错,因为人就算长大了,也一样爱吹嘘自己的,比如,唐峻就拿了美国野鸡大学的文凭来冒充博士,居然还好意思写到了自己的书里。

第三类书,那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宣扬自家孩子虽然不是学习的机器,但是知书达礼,充实乐观,是个“情商完整的人”,这类书的代表,最近的,那就是在 法制晚报 连载的”我的儿子是个中等生”。要知道如今的人急功近利,成功标准单一,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写在纸上的标准是 事业与爱情,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有钱有权有女人。势利的上一辈自然会将下一辈往势利的方向培养。为了分数高,只能写标准答案,为了特长加分,十八般武艺轮番学习,钢琴照着十八级考,考过了就是成功,考不过就是失败,却忘了音乐的本质是什么。这类书读起来,会让绝大多数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很受用,因为事实就是,如果以现在的成功标准来评判,那金字塔尖上的人总归是极少数,大部分的孩子都将处于金字塔的下面。只是塔尖的风光无限好,所以,绝大部分人终将心有不甘,看完后,还会接着看上面写的第二类书。老实说,这种书我也看得少。因为这类书,书名往往自嘲自己孩子的平庸,字里行间,却带着点洋洋得意:你看你们,把孩子教成高分低能的傻子了吧。

SONY D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