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坐着了吗,太早了吧?呵,是早了点。三个多月大的小宝扶着是能坐得挺好,不过一离开手不行了,晃晃悠悠,东倒西歪。把小宝靠床头上,貌似能坐得挺好,其实只是种假象,事实是过了30秒后,小宝就往左边一倒,然后咕咚咕咚倒床上去了。

能坐着了吗,太早了吧?呵,是早了点。三个多月大的小宝扶着是能坐得挺好,不过一离开手不行了,晃晃悠悠,东倒西歪。把小宝靠床头上,貌似能坐得挺好,其实只是种假象,事实是过了30秒后,小宝就往左边一倒,然后咕咚咕咚倒床上去了。

周四复查完之后,偶跟小宝妈妈就达成了共识,多带小宝出去外头转转,一是晒晒太阳预防佝偻病,二是多接触一下外面的变化。
天坛公园是北京市难得一见的市内大型公园。更难得的是,这里绿树成荫,好比一个市内森林,加上商业气息较淡,园子大部分是晨练的:晨跑、跳舞、太极、踢踺、沙包、舞剑、武术……人文气氛浓烈,是个休闲的好场所。
8月底的北京,已经有了秋天的味道,在树荫底下,微微能感觉到凉意。偶们把小宝放童车里,尽可能把衣服撩开让她多接触阳光。小宝初始还闭眼睡觉,正当偶们叹息又是“天坛一睡”时,小宝适时地睁开了眼。
一路推着童车前行,在天坛北门碰到一个父亲用椅子架背着小孩逛公园,感觉很新颖也很实用,上去跟他聊了聊,偶想等小宝1岁以后也这样背着他到处逛。

热衷于拍照已经好几年,真正有了体会,其实还在这半年。
中学时音乐老师很敬业地教偶们简谱、五线谱的读法,并且很用心让我们体会音乐的美。偶兴趣索然,简谱上注土音对付,五线谱则干脆抄同学姚春萌的来糊弄。学期结束,居然连降音符都不认得。高中喜欢上了吉它,才知基础乐理的重要性,悔之晚矣。自学了几年吉它,一无所获,最终放弃。
上大学时选修过国画。一长发老者颇有耐心地教偶们国画的技法,虽然一学期只教了偶们画葡萄和小鸡,但“浓淡干湿”的应用,还有画画时要注意留白,不要把画面全占满等等基本的道理,现在还是记得的。无奈偶基础太差(其实是没基础),考试时让画小鸡,偶还异想天开想画只在葡萄架下撅屁股的小鸡,结果可想而知。考试结束,偶万分内疚地交卷,老师看后沉吟良久,念偶没缺过课,勉强给了个及格。
人文素养的缺乏,让偶对拍照一直缺乏深层次的理解,以至于让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热衷于画质的好坏,能不能拍出人脸上的痦子、毛孔等,居然成了偶评价相机、相片的标准之一,实在让人汗颜。
很多人说,人文教育跟拍照有什么关系?关系自然是大大的有。一张相片能让你赞叹,或许是因为画质与技法,但能让你久久回味,则是因为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欢喜、悲伤、恐惧、勇敢、彷徨、坚定、犹豫、力量、软弱、纯真、风霜……你心中有什么想法,你就会喜欢什么类型的照片。偶,喜欢爱与生活。
注意到画面中的情感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是偶对于摄影理解的分水岭。
拜读了色影无忌上元素DX的一段话:
摄影和照相的区别就是:照相只要去记录就可以,而摄影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的表现,如果你在照相的时候你可以真正的考虑到,重视背景而不单单看重主体,用区别于常态的机位及角度去观察,注重光线产生的阴影而不是看中被照亮的地方,敏锐的发现人物肢体语言的特征,了解色彩给人的心理感受,知道如何运用化妆、发型等手段美化人物,清楚什么是对比、什么是平衡、什么是节奏、韵律……..虽然很多还是学而习之就会的技术手段,但这时你的照相已经融入的你的思维方式,自然就成为了摄影的范畴。而这正是很多人只会照相不会摄影的一个难于跨越的瓶颈,而上述的规律又要就你在按快门的那一刹那完成,只有习惯于思维又多实践的人才能完成。思维层面还只是停留在用什么器材和场景的人,还要有很多很多很多的感悟呢。这正是我以前就常说的“功夫在摄外”也是“道”和“术”所掌握的思维差异。
珍梅(偶初中的隔班同学、高中时的同班同学、大学时同在北京上学的老乡)的孩子快一个月大了,下午打来电话,切磋了一下月子里养育孩子的经验与体会,叹息了一下为人父母的不易。偶们已经过了夜夜不得眠的时期,鼓励了一下还在这个阶段煎熬的珍梅:道理曲折,前途光明。
筹划了几天的小宝游泳今天终于变成事实。晚上把游泳用的小池子放满水,小宝的脖子套上游泳圈,直接把她往池子里一搁。小宝就在池子里怡然自得地转起来,一点也没有抗拒的意思,似乎很享受。原计划游15分钟,考虑到小宝是初次游泳,临时改成了10分钟。不知道是不是游泳的关系,晚上小宝显得很兴奋,10点多了还在自己伊伊呀呀说个没完没了,终于把小宝妈妈给熬倒了:把她放一边自己玩,自己先睡了。

周四上椿树医院复查,小宝枕秃的情况引起了地段保健医师的重视,又请来另一位医师来看,最终考虑还是缺钙。
但偶也注意到小宝的出汗较多,至少比偶出汗多。尽管书上说宝宝睡眠时或稍一活动就出汗是种很普遍的现象,只有极少数情况是真正因缺钙引起,但偶就算信其有不信其无吧。钙片还是按计划吃,但外出晒太阳的次数是应该增加。人从自然来,再由自然去,其实不必太畏惧到户外去接触自然的阳光与空气。
去完椿树,又去宣武结核防治所看OT试验的结果,居然是阴性。3个月再查一次,如果还是阴性,那就还得再接种卡介苗。呵,小宝又得受回小小的痛苦了。

随着小宝的长大,偶对于婴幼儿每个月都会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越发地困惑起来。偶的习惯是求询于万能的互联网,经过几次查询,发现网上检索的结果其实有时候挺不靠谱。天下文章一大抄,加上有些人偷吃还不懂得擦嘴,抄完以后掐头去尾丢三落四,以至于结果是大同小异又似是而非。
书上说三个月大的孩子会开始关注自己的双手,有事没事就会把手放眼前看半天。偶其实一直在观察,今天终于有了典型的表现,这一天,是小宝3个月零3天。趁着临睡前小宝还精神,偶拍了一系列小宝举着小手观察的相片。

8.17,小宝整三个月大的时候,偶们带她上宣武结核防治所查看卡介苗接种情况。从偶自己的目测看,小宝的卡介苗接种情况应该是没问题的。偶以为到了只是看一眼即可,没想到光看是没用的,还得做一次结核菌素试验(OT试验)才行,然后又是扎指血查微量元素。扎指血时冷不丁的疼痛让小宝哭了好几嗓子,吼,意料之中。

小宝的胎毛是偶操剪给剃的,小宝妈妈想做一个胎毛笔,偶则觉得胎毛笔过些年后就会开胶裂开,其实不易长期保存,所以做个水晶坠或水晶章可能更合适,在偶的强势主导下,小宝妈妈无可奈何同意了偶的意见。
8.15,也就是昨天(日本小鬼子举手投降纪念日),小宝的胎毛银凤坠快递到了家。果然很精致DI说,水滴形的挂坠晶莹剔透,内裹小宝的胎毛,一条银凤盘绕其上,令一向崇尚简洁连手表都不愿意带的偶都有了将它当项链带的冲动。

小宝妈妈的病情一天天好转,虽然仍有些乏力的后遗症,但基本上已与平常无异。
小宝对初次见面的猫舅舅无动于衷,啃手指似乎更能引起她的兴趣。咪咪亦未对“外甥女”产生什么兴趣,享受完偶们带去的美餐则钻进柜子后睡大觉。

经过大家不懈的坚持与努力,小宝的生物钟终于规律起来,偶们所曾经期望的井井有条的生活,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偶记忆中这一切是从6月底的某个晚上开始,那时小宝差不多一个半月大,在此之前,偶们还在为小宝的夜间睡眠问题焦头烂额,突然就在这一天晚上,小宝一觉踏踏实实睡到了半夜4点才醒来开吃,长达5个多小时的睡眠时间让偶们稍稍松了口气之余不禁又有点担心这会不会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好在担心的暴风雨未曾到来,反倒是这种宁静一直在持续。除了为数不多的几次反复以外,小宝基本是9点钟开睡,夜里4点在右醒来开吃,吃完再睡个回笼觉,这就到了7点多。夜间睡眠的改善同时也使得白天的作息规律起来,这让偶们的负担是大大减轻,起码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了,而不象以前,睡觉时都成了惊弓之鸟,提心吊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