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a~Ⅲ

回到北京那天晚上,就在机场高速上,小宝突然又喃喃叫起了“Ba~Ba~”,这让偶很是意外,小宝已经有小两个月不再这样叫,这段时间偶孜孜不倦地教她叫“Ma~Ma~”,而一直未得到小宝回应。

好像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小宝隐忍了这么多天,厚积薄发,回北京的这两天就一直把“Ba~Ba~”挂在嘴边,让偶听足了瘾。

SONY DSC

回到北京

11日晚上回到北京,12日、13日连续两天急诊值班,趁这间歇将相片、视频整理了一下,其实相片很少,主要是视频,6年前毕业时用movie maker剪过片子,如今已很多年没动,很多期待实现在效果还不知怎样用premier实现,慢慢学习中。

SONY DSC

打疫苗·回家

上午带小宝去椿树医院打疫苗,小宝出生到现在快10个月,偶这是第一次带小宝打疫苗,其它几次都是小宝妈去。来到传说中的椿树医院,见到传说中给小宝打针不疼的护士老大姐,不幸的是小宝这回是落到打针较疼的那位小大姐护士手里。打针之前,小宝一边东张西望看旁边的宝宝,一边开心咧嘴笑,一针下去,小宝面无表情,小大姐刚夸一句:宝宝真乖,一点都不哭。话音未落,小宝就省过闷儿来,张嘴就是一嗓子。

期待中的小宝福建老家行今天晚上就要开拔了,不幸的是北京昨天夜里下了雪,真是要命。不知道晚上的航班的会不会象上次那样延迟,甚至取消。期望小宝一路上顺顺利利,如果能顺利成行,那这两天的网站更新可能会暂停。因为带过去的 IBM X40笔记本性能老迈,跑起PhotoShop来速度太慢。
SONY DSC

关于带小宝回家的想法

下周一晚小宝将踏上回福建老家之行。第一次要带小宝出远门,之前犹豫许久,甚至还因为这事与小宝妈有过争执。要带的东西很多,小宝能不能适应长途奔波和福建的气候也是个未知数,这一度让崇尚简单的偶很是纠结,反复再三,最终还是下决心带小宝回家看看。

带小宝回家,一是要让小宝看看老家的亲人,小宝爷爷还没见过小宝,小宝奶奶距上次来北京看小宝也是7个多月前的事,尽管每天都能从网站上看到小宝的相片,不过那跟亲眼看到还是差别许多。二是想让偶们对带小宝出远门也有个直观感性的体会。偶曾经说过,偶对外出旅游很感兴趣。97年同学结伴去山东泰山、05年和小宝妈去天津、07年利用婚假去苏杭、古镇西塘游玩给偶留下的印象最深。偶不喜欢跟旅行社走,而是喜欢那种行走的感觉,那次去杭州的感觉最好:背着相机、扛着三角架,在西湖岸边边走边拍,轻松随意,随走随歇。然而喜欢归喜欢,这么多年真正付诸实施的自助游玩,寥寥无几,恰似那句“思想巨人,行动矮子”所形容。过去的这一年因为小宝出生,更是连京郊都没出去过。今后带小宝外出游玩的机会会很多,凡事都会有第一次,那么这一次,就算是第一次吧。

SONY DSC

两顿辅食

小宝一天吃四顿,其中三顿奶,一顿辅食,水果及跟着大人桌上蹭饭另算。改成两顿辅食的想法一个月前就有,一直没有实行,主要是还是麻烦的问题。日历翻到3月这一篇,小宝正式改成两顿奶两顿辅食,小宝一如既往的兴高采烈,一到饭点,似乎就是小宝最快乐的时光。

小宝走路又玩出了新花样,路上看到感兴趣的东西,不敢放开偶的手去拿,而是上脚去踩,今天,先后中招的是厨房的一个塑料袋和小宝姥姥的拖鞋。

小宝的牙依然千呼万唤不出来,虽然现在已经能明显摸到下牙床两颗门牙的起伏和牙间的软缝,但它不冒头谁也没脾气。原因很多,说遗传,说缺钙,说有些人早有些人晚出牙,可能的原因众多又似象非象。不管如何,静观其变吧。

小宝妈不是很喜欢最近相片的风格,嫌画面太软,不锐利。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太阳灯就一盏,而且还不能直射,所以光线经常处于不足的状态,为了去掉相片中的噪点,往往会牺牲脸部的细节。2个月前就一直关注淘宝上一卖家的二手太阳灯,软磨硬泡了一个多月,终于将价钱砍到600。3天前将之入手,质量还是很不错的,无论是灯还是灯、灯架、反光板、柔光箱,都不是廉价货。据卖家讲,买的时候都是按贵的买,因为想做网店用,网店生意一般,只好600廉价出手。

新灯一到手立马就把原来那盏旧灯比了下去,两灯一块开,光线的问题基本解决。可惜高兴的日子就持续了两天,今天小宝妈就把那盏旧太阳灯给摔坏了,现在还是一盏,一切回归原点。

SONY DSC

逗你玩

小宝越来越喜欢让人扶着满地走,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不停往复,小小的家成了小宝的游乐场。小宝妈在远处等着,张开双臂准备给小宝一个大大的拥抱,小宝步履蹒跚迎上去,等到快到小宝妈跟前时忽然大叫一声,嘎嘎乐着扭头转身往回跑,跑出两步又乐呵呵地回头偷偷观察小宝妈的反应,然后又迎着小宝妈过去……如此反复,小宝乐此不彼。偶们管小宝今天自己开发出的游戏叫“逗你玩”。

SONY DSC

自主意识

小一个月前偶发现小宝被抱着的时候,如果她想去哪,会双手推着偶,头往想去的方向探。如今扶着小宝的双手让小宝学走路的时候,小宝不再象刚开始那样只会往前走,而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变换方向,并且随时停下来关注眼前的一切:壮壮的狗盘、墙角的蔬菜、桌边的转椅……小宝还不敢只让偶一只手牵着走,想掉头回去时会先松开一只手努力往后转,给偶一个信号。

昨天的亲子班,看着别人家小一岁的宝宝很轻松地由躺着变成坐着,回家查了查郑玉巧的育儿书看看小宝什么时候也能这样,书上倒没写这么详细。昨夜里把小宝放床上趴着玩,一回头的功夫小宝已经自己坐了起来,有如神助。想逗小宝再表演一下,却始终未成功。偶自己的想法,如果小宝能轻松地由爬变坐,那离真正的走也就不远了。

SONY DSC

元宵节 亲子班

元宵节,偶下夜班休息(去年偶不幸值班,又幸运地看到了央视的那场大火)。传说中的亲子班,今天去免费体验了一下,地点是位于金源燕莎4层的红黄蓝亲子园。

所谓亲子班,其实就是亲子园提供场地,再将7-8位宝宝和家长凑一起玩游戏。游戏的内容大致分为5个部分,比如大动作练习(如蹦跳、摆手、四肢伸展等)、精细动作(如翻书等)、音乐(听音乐拍手打节奏)、爬行等等。依宝宝的年龄而游戏内容有所变化。

小宝参加的是9-12月大孩子这一班,一次课45分钟。对爸爸妈妈来说,抱着宝宝这么折腾45个分钟,绝对是项体力活,所以去之前别忘了把肚子填饱,而且最好是两个人去,还有个接力。

初次参加亲子班的小宝对周围的宝宝很好奇,一直盯着别家小孩看。玩到翻书这一块,先左手把住一本,再用右手把别人的书拿过来,然后一脸无辜地仰头看着小宝妈。爬行过障碍这一环节对小宝来说难度太高了,基本是让小宝妈连拖带举,一路腾云驾雾过去。

亲子班的房间地上铺着的是柔软的垫子,所有人都是脱鞋进去,所以小宝能自由在上面爬。小宝今天在里面爬了个痛快,小宝现在爬行已是双手双膝着地不再像以前那样胸部着地拱着走,还能一口气爬小10米,若不是偶将她抱起来喝水,恐怕这个数字还得再大些。

出了亲子班房间,扶着小宝的双手让小宝在地上自己走。小宝很是高兴,走了10多分钟还没有累的意思。偶有时会松开一只手,想就用一只手扶着她走。小宝这时就会有害怕的感觉,不是到处找地儿扶着,就是一屁股坐地上,不陪偶玩了。

这一次亲子班下来,小宝是玩得挺开心的。出了亲子园,偶坐在DQ冰淇淋店里歇歇脚,偶一边拿着小宝的手打节拍,一边轻声唱着“刘三姐”:唱山歌勒~~这边唱來那边和~~ 小宝居然也拉长了音哼呀哼呀不停。

咨询了一下亲子班的价格,论次收费,一次购买越多则费用越低,但基本都是110-150/次,一周一次,价格不菲。小宝妈很是关心参加这样班能够让小宝学会什么,接待小姐则很有耐心地解释,亲子班不是培养天才的地方,最大的目的就是让小宝有个地儿、有些玩伴,因为现在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周围想随时有个小伙伴一块,其实挺难的。

晚上讨论了一下是否接着上,意见尚未统一,且留待后议吧。偶倒觉得亲子班上不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得抓紧时间给小宝找个年龄相当的玩伴。

SONY DSC

旺仔小馒头Ⅱ

已经忘了开始第一次用旺仔小馒头来训练小宝的拇指或食指的捏合动作是什么时候,记得小宝那时还不知道该怎么一粒一粒捏,而是一巴掌抓过来握着,小拳头整个往嘴里送,小馒头却在掌心里安然无恙。10次大概也就能成功一次。急了小宝还直接把嘴递过来吃现成,不再费劲自己拿手来抓。

考虑到小宝如同金鱼般永远不懂得什么叫吃饱。偶们不太敢用太多的旺仔小馒头来训练,一大包的旺仔小馒头很快就因过期被处理掉,以后则改买小包装的。

小宝并未停止这种精细动作的练习,择衣服上的线头、玩具娃娃上的头发,小宝乐此不彼。

晚上用剩下的一小包旺仔小馒头试了一下小宝的拇食指捏合能力,成功率基本是100%。小宝已经习惯用右手,偶受谓左脑开发观念之毒害,有意识地把小馒头送到小宝的左手边,这难不倒小宝:左手抓过来,能直接往嘴里送就直接往嘴里送,没捏好时则把小馒头递给右手,右手捏好往嘴里送。

SONY DSC

补:下下周带小宝回老家

一晃眼小宝就9个月大,带小宝回趟老家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考虑到春节过后正是旅游淡季,无论是机票、人流、天气,都是回家的好时机,加上也需要回趟家办理些手续,这一次,准备带小宝回家看看。虽然小宝不可能记得住这次旅程,好在我们有相机,可以记录下来,让小宝长大以后再看。

昨天值完夜班又为国自然基金申报的事在单位跑了一天,匆匆拍完片子,困意上来,直接上床睡觉,今天中午把相片补发上来。

SONY D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