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极生悲 – 吾爱吴家
下午带小宝外出买尿不湿,小宝妈形容这车开起来有毛病,方向盘总抖,偶第一感觉是小宝妈又疑神疑鬼,开了一段路,自己也觉出不对劲来。俩人猜了猜,觉得是胎压问题,于是上爱义行,一看果真是胎压问题,而且是大问题--右前轮被扎了,侧边被扎,不能修,只能换……

乐极生悲 – 吾爱吴家
下午带小宝外出买尿不湿,小宝妈形容这车开起来有毛病,方向盘总抖,偶第一感觉是小宝妈又疑神疑鬼,开了一段路,自己也觉出不对劲来。俩人猜了猜,觉得是胎压问题,于是上爱义行,一看果真是胎压问题,而且是大问题--右前轮被扎了,侧边被扎,不能修,只能换……
小宝的头发长得很快,只是短短的一个来月,刘海又长了不少。白天给小宝理了个发,原本的意图是将刘海绞短一公分,不想小宝很不配合,手里拿着专为哄小宝理发而弄的白罗卜条依然是左晃右晃。电剪子上去的瞬间,小宝头正好往前使劲一凑,于是刘海几乎被整个削掉,小宝就这样成了“西瓜太郎”翻版--西瓜太妞。
阴差阳错,换了个诺基亚5230手机,所谓智能手机其实不过如此,号称功能强大,其实90%功能根本无暇顾及,更多的时候是用来上网看新闻。倒是大号的屏幕很适合用来看相片。偶把这11个月来小宝的相片整理了一下,改了下分辨率放里头,从此人前人后开始显摆起来。
昨天买了本10年前就想买的书:焦波的《俺爹俺娘》。刚看了前四分之一,于我心有戚戚焉。作者用镜头记录了父母亲30年来的变化,寸照之间见人生天下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
小宝进入第十一个月,让小宝自己举着奶瓶吃奶的成了小宝妈最近比较上心的一件事。一天之计在于晨,小宝妈试图从早餐这顿奶开始训练小宝,先是把奶瓶架被子上让小宝自己扶着,后是直接将奶瓶递给小宝让她自己举着吃。小宝或呈无动于衷状,或怀抱奶瓶不往嘴里送,有恃无恐一脸的无所谓:我要吃不完奶,你们也上不了班,看谁耗得起。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而成其大。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今天喝梨汁时,偶们给小宝换了一个小号的自吸式塑料奶瓶,小宝一把抢过,一点都不带客气的。
小宝刚出生时亲戚送了辆小车,一直装纸箱里没打开。时间一长都忘了里面装的是什么,今天对小家进行大扫除(其实重点是擦了一下一年都没清洗过的窗户)顺便把小车组装了起来。以为小宝会喜欢坐车的感觉,就像大家看到的这相片,其实结果恰恰相反,小宝用大喊大叫来表达自己坐上车后的惊慌。
全国哀悼日,正好今天休息,和小宝在家呆了一天。
玉树地震,又让人联想起两年前梦魇般的汶川地震。《左传》讲“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 失其守宇”,演绎成现在,就是总理在汶川中学黑板上写下的:“多难兴邦”。偶倒是觉得,如果“兴邦”要以为“多难”为前提,那“邦”不兴也罢。
结结实实被平谷区ZF和电视台给愚弄了一把。
偶从金海湖窜到挂甲峪,再到桃花海,单程100多公里的路一直在考验着偶的耐心,满眼“桃枝”让偶除了失望还是失望。精心准备的相机一次也没用上。经小宝妈下车到桃花园里实地考查而后得出的结论:要等桃花如火如荼盛开,估计还得10天。偶们肯定是不会五一期间出动的(那时人巨多,京郊旅游就是大人看脑袋,小孩看屁股),所以那就五一后见了。
赏花未成,只好拿些别的事儿来安慰自己。身边每过一辆挂京牌的车,偶都会轻轻地高兴一下:看,又一个上当受骗的。
小宝并没有因为看不到桃花表现出任何不快,事实是,小宝压根就没机会看到桃花――除了在金海湖教工休养院吃午饭时,小宝暴撮了一顿,其它大部分时间,小宝都在车上睡大觉。
好胃口是小宝的优点,不想今天却因为它现了一回眼。午饭在金海湖教工休养院解决,小宝一如既往的胡吃海塞后又一如既往的对女服务员嘿嘿嘿嘿乐,彼时饭点已过,餐厅没什么客人,服务员都围过来逗小宝。突然小宝干咳两声,哇,把刚才吃的吐了一大口出来,刚才还围一堆的服务员顿时作鸟兽散……
印象中这是第一次带小宝开车走这么远的路,事后小宝妈和偶把这次未遂的赏花行当成是一次排练――偶们雄心勃勃地张罗着七八月份的承德游,往返约500公里,带着那时该14个月大的小宝。这次得出的经验是小宝的水要多带,最好带上个大点的热水瓶,除了路上喝的,还要应付小宝随时都可能上演的便便好戏。
偶不遗余力地训练着小宝独自站立的能力。伟大领袖×××教导偶们,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就目前而言,偶还在曲折的道路上。因为小宝还不敢独自站着,偶想尽办法,没有困难,创造困难地让小宝尝诉,小宝依然执着地拉着偶的双手,走路的时候一刻也不能离,就算是放开一只手也不行。偶把小宝放沙发的一边,自己在另一边招呼着她,让她扶着沙发走过来,平日里能扶着床沿转着圈走的小宝此刻纹丝不动,并且以大声哭嚷来发泄不满,小宝胆子还是太小,还是害怕。
话说小宝学走路的周期真是长,从9个月不到就开始攥着偶们的手下地溜达,这一溜达就到了现在,眼瞅着再过两天就满11个月,小宝依然还只是攥着偶们的手,一放开就不行,不是直直坐下来,就是不肯挪半步--就是你扶着她的腰都不行,小宝还不敢自己站着。
文章一下让偶的记忆回到20年前。类似的句式,偶当年也写过,类似这种用力过猛的语言使用,偶当年也用过。偶当年也无限怀疑,为什么非得“摔破储钱罐”才能拿出里面的钱呢?罐底明明有个开口的,根本不需要把它砸了。最大的原因,当然是说谎的大环境使然。
上学时考过无数次作文,中考那篇作文题目印象最深刻,题目分一大一小,小作文大概就是说某同学病了,为了体现互助友爱,另一个同学背他上学。要求用300字描述这个背同学上学的情景。
偶当场杯具了。绝对扯蛋,偶从不干这种缺德事。同学病了,我曾替他请过假,但绝没干过非把他背学校去的事:人家都病得走不动道儿了,但凡脑袋里没进水的人都知道应该请假看病吃药休息……上学?脑子被驴踢了吧。
要命的是,这是考试,这300字还非写不可,而且还要往大了写。偶一边悲愤地诅咒出题的人,一边绞尽脑汁想怎么往里填这300字,什么山路崎岖啊、瓢泼大雨啊、路上摔一跤还咬牙往前走啊……高了,这艺术,真是高于生活。
大作文则是800字写一篇评论,主题浅白可笑:互助友爱的好。这种做人的基本道理还用800字去写才明白啊,三字经里12字就写好了: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偶依然是于凑字的形式完成了这800字,内容基本是“举个例子,爱迪生,爱因斯坦,居里夫人……
爱迪生之流是不是真正干过这些事儿偶其实也不知道,只是这么听说了而已,这还是从课文里听说的,其实课文也在造假:南方周末揭发了篇造假的课文:爱迪生小时候在危急情况下给他老妈做了个阑尾手术救了老妈一命。不过据文献记载,第一例阑尾手术开展时,爱迪生已经40多了,哪来的“小时候”?偶现在是个外科医生,也做过阑尾手术,觉得一个小孩一个人,注意是一个人,就把阑尾拿下了,这牛皮,也吹得大了点。
偶曾想,30年过去,过往的荒谬或许已如烟花消逝于岁月的长空中;或许等小宝长大,说真话讲人事不再成为一种奢侈的品质;或许小宝不会再有吾等被韩寒所嘲笑的经历:从第一篇作文开始就在说谎,先是被逼,后是自愿。
然而前景似乎不妙,2006年北京高考的作文题是“北京的符号”,时值奥运前夕,毫无疑问,这种命题造就了数万篇赞歌文章。阅卷老师在天安门、故宫、长城的作文海洋里狂吐不止。偏有位大兴黄村的孩子不这么写,他觉得对于他这个郊区的孩子来说,生活中有天坛、故宫、豆汁吗,什么才是北京郊区的符号呢?这位孩子没能有偶考场上的投机与圆滑,洋洋洒洒写下真实的想法,800字一气呵成,结果是:作文30分(满分60)、复读一年、4年后在南方周末写了篇短评来回应“说谎的作文”一文。
所以偶在想,如果有机会,还是让小宝学学偶,多写点日记吧,没有外界的评判与压力,真实只存在于日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