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极生悲

乐极生悲 – 吾爱吴家

小宝妈上百荣给小宝升级了下坐驾--原来的“小天使”牌小推车对小宝来说有点小,小宝坐里头挤着难受,换了个什么什么贝的,牌子,这家伙。上快乐娃和丽家宝贝对比了一下同型号小车的价格后,据不完全统计,小宝妈已经向我了吹嘘2次自己如何如何的慧眼识珠,百荣与丽家价格整差了一倍,小宝坐车上又如何如何的舒心畅意,总之这小车是价格便宜量又足。

下午带小宝外出买尿不湿,小宝妈形容这车开起来有毛病,方向盘总抖,偶第一感觉是小宝妈又疑神疑鬼,开了一段路,自己也觉出不对劲来。俩人猜了猜,觉得是胎压问题,于是上爱义行,一看果真是胎压问题,而且是大问题--右前轮被扎了,侧边被扎,不能修,只能换……

SONY DSC

西瓜太妞

小宝的头发长得很快,只是短短的一个来月,刘海又长了不少。白天给小宝理了个发,原本的意图是将刘海绞短一公分,不想小宝很不配合,手里拿着专为哄小宝理发而弄的白罗卜条依然是左晃右晃。电剪子上去的瞬间,小宝头正好往前使劲一凑,于是刘海几乎被整个削掉,小宝就这样成了“西瓜太郎”翻版--西瓜太妞。

小宝那屈指可数的3颗小牙是偶最近的拍摄目标,今天这张,貌似是拍得最完整的一张。
SONY DSC

杂记

阴差阳错,换了个诺基亚5230手机,所谓智能手机其实不过如此,号称功能强大,其实90%功能根本无暇顾及,更多的时候是用来上网看新闻。倒是大号的屏幕很适合用来看相片。偶把这11个月来小宝的相片整理了一下,改了下分辨率放里头,从此人前人后开始显摆起来。

11个月来,用电脑统计了一下,给小宝拍了大概7000张相片,平均下来,每天小20张,每一天各挑出一张,这两百多张相片,就是小宝一天天变化的真实记录,也是偶对手里相机、镜头、数码后期处理慢慢熟悉的一个过程。浏览了一下偶拍的相片,觉得别的不算,单凭技术而言,起码是有进步的。人总是需要一些小小的快乐和虚荣心的满足来推动自己往前走,拍照,渐渐成为偶生活中固定的组成部分。

昨天买了本10年前就想买的书:焦波的《俺爹俺娘》。刚看了前四分之一,于我心有戚戚焉。作者用镜头记录了父母亲30年来的变化,寸照之间见人生天下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

SONY DSC

自助吃奶·小汽车

小宝进入第十一个月,让小宝自己举着奶瓶吃奶的成了小宝妈最近比较上心的一件事。一天之计在于晨,小宝妈试图从早餐这顿奶开始训练小宝,先是把奶瓶架被子上让小宝自己扶着,后是直接将奶瓶递给小宝让她自己举着吃。小宝或呈无动于衷状,或怀抱奶瓶不往嘴里送,有恃无恐一脸的无所谓:我要吃不完奶,你们也上不了班,看谁耗得起。

万事皆不可一蹴而就,偶旁观后得出的结论是小宝之所以没把奶瓶作嘴里送的最大原因在于:盛了180ml奶的玻璃奶瓶对小宝来说,实在是太沉了。美食近在咫尺,小宝徒呼奈何,非不愿也,实不能也。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而成其大。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今天喝梨汁时,偶们给小宝换了一个小号的自吸式塑料奶瓶,小宝一把抢过,一点都不带客气的。

小宝刚出生时亲戚送了辆小车,一直装纸箱里没打开。时间一长都忘了里面装的是什么,今天对小家进行大扫除(其实重点是擦了一下一年都没清洗过的窗户)顺便把小车组装了起来。以为小宝会喜欢坐车的感觉,就像大家看到的这相片,其实结果恰恰相反,小宝用大喊大叫来表达自己坐上车后的惊慌。

SONY DSC

全国哀悼日

全国哀悼日,正好今天休息,和小宝在家呆了一天。

门户网站均以黑白两色示人,电视里所有台都在转播央视一套。央视今天的内容一如既往的失水准,打着哀悼的旗号偷功减料,简直就是低水平重复,就是那么几个画面轮番放来放去:天安门降半旗、政治局九个头头默哀、不同的主持人把“举国哀伤……”那段话念了无数遍,上述情景每半个小时重复一次。一天里,偶看了十几次降半旗。爱卡论坛里一片哀鸿:能让我们看看玉树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的吗,把民众的苦痛当口香糖一遍一遍的嚼来嚼去,您觉得合适吗?
SONY DSC

玉树捐款 天下行善

玉树地震,又让人联想起两年前梦魇般的汶川地震。《左传》讲“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 失其守宇”,演绎成现在,就是总理在汶川中学黑板上写下的:“多难兴邦”。偶倒是觉得,如果“兴邦”要以为“多难”为前提,那“邦”不兴也罢。

一线奋战的人们,质朴的藏族村长,丧亲之痛,感恩之情,平凡的人总能给人最大的感动。拖了好几天,晚上终于通过新浪网把善款捐了出去。和小宝妈妈商量了一下,这次捐款以小宝的名义,这是小宝人生第一次“被捐助”。选择新浪网“思源 抗震 绿丝带再行动”进行捐款的目的其实是存了一点点私心的,就是希望能给偶们寄回一张上有捐款人“吴京菁”字样的发票或字据。偶们会把它存入小宝的成长相册里,如今的小宝自然不会明白什么叫“大爱无疆”,但当她长大以后,再回过头来看看人生中第一次行善的记录,应该慢慢会明白“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道理。—-语出 “孟子·尽心上”。
22010420235533 SONY DSC

赏花未遂

结结实实被平谷区ZF和电视台给愚弄了一把。

昨天(4.17)的新闻,第12届平谷桃花节开幕。万亩桃花海的盛景,偶久有耳闻,向往已久,电视里桃花灿烂的画面让偶当即就决定今天去看看。
话说偶的准备工作还是很充分的,除了路线图(网上的自驾路书很不详细,而且枪稿居多),偶还查了一下桃花开放的情况。今年春天天气较往年冷,所以花期后延。平谷ZF和网上的枪稿用词很是阴险:估计23日前后才是盛花期。对真实情况却只字不提,真实情况是别说花一朵没开,连花骨朵儿都还踪影未见。所谓“桃花节”现在还只是“桃枝节”。至于电视画面,毫无疑问,那是去年的。

偶从金海湖窜到挂甲峪,再到桃花海,单程100多公里的路一直在考验着偶的耐心,满眼“桃枝”让偶除了失望还是失望。精心准备的相机一次也没用上。经小宝妈下车到桃花园里实地考查而后得出的结论:要等桃花如火如荼盛开,估计还得10天。偶们肯定是不会五一期间出动的(那时人巨多,京郊旅游就是大人看脑袋,小孩看屁股),所以那就五一后见了。

赏花未成,只好拿些别的事儿来安慰自己。身边每过一辆挂京牌的车,偶都会轻轻地高兴一下:看,又一个上当受骗的。

小宝并没有因为看不到桃花表现出任何不快,事实是,小宝压根就没机会看到桃花――除了在金海湖教工休养院吃午饭时,小宝暴撮了一顿,其它大部分时间,小宝都在车上睡大觉。

好胃口是小宝的优点,不想今天却因为它现了一回眼。午饭在金海湖教工休养院解决,小宝一如既往的胡吃海塞后又一如既往的对女服务员嘿嘿嘿嘿乐,彼时饭点已过,餐厅没什么客人,服务员都围过来逗小宝。突然小宝干咳两声,哇,把刚才吃的吐了一大口出来,刚才还围一堆的服务员顿时作鸟兽散……

印象中这是第一次带小宝开车走这么远的路,事后小宝妈和偶把这次未遂的赏花行当成是一次排练――偶们雄心勃勃地张罗着七八月份的承德游,往返约500公里,带着那时该14个月大的小宝。这次得出的经验是小宝的水要多带,最好带上个大点的热水瓶,除了路上喝的,还要应付小宝随时都可能上演的便便好戏。

SONY DSC

胆子太小

偶不遗余力地训练着小宝独自站立的能力。伟大领袖×××教导偶们,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就目前而言,偶还在曲折的道路上。因为小宝还不敢独自站着,偶想尽办法,没有困难,创造困难地让小宝尝诉,小宝依然执着地拉着偶的双手,走路的时候一刻也不能离,就算是放开一只手也不行。偶把小宝放沙发的一边,自己在另一边招呼着她,让她扶着沙发走过来,平日里能扶着床沿转着圈走的小宝此刻纹丝不动,并且以大声哭嚷来发泄不满,小宝胆子还是太小,还是害怕。

SONY DSC

第一次自己坐了起来

话说小宝学走路的周期真是长,从9个月不到就开始攥着偶们的手下地溜达,这一溜达就到了现在,眼瞅着再过两天就满11个月,小宝依然还只是攥着偶们的手,一放开就不行,不是直直坐下来,就是不肯挪半步--就是你扶着她的腰都不行,小宝还不敢自己站着。

偶觉得小宝要想自己走还得再迈过两道槛,第一道槛就是不借助外力自己由爬变成坐,另一个就是由坐变站。这两个月来偶一直在观察小宝,今天终于看到小宝第一次自己坐了起来,虽然是别别扭扭一晃三摇,好歹是坐了起来,不需要偶扶着,不再扒着床沿,就这么手往地上一撑,成了。
SONY DSC

教育问题:会说谎的作文

文章一下让偶的记忆回到20年前。类似的句式,偶当年也写过,类似这种用力过猛的语言使用,偶当年也用过。偶当年也无限怀疑,为什么非得“摔破储钱罐”才能拿出里面的钱呢?罐底明明有个开口的,根本不需要把它砸了。最大的原因,当然是说谎的大环境使然。

上学时考过无数次作文,中考那篇作文题目印象最深刻,题目分一大一小,小作文大概就是说某同学病了,为了体现互助友爱,另一个同学背他上学。要求用300字描述这个背同学上学的情景。

偶当场杯具了。绝对扯蛋,偶从不干这种缺德事。同学病了,我曾替他请过假,但绝没干过非把他背学校去的事:人家都病得走不动道儿了,但凡脑袋里没进水的人都知道应该请假看病吃药休息……上学?脑子被驴踢了吧。

要命的是,这是考试,这300字还非写不可,而且还要往大了写。偶一边悲愤地诅咒出题的人,一边绞尽脑汁想怎么往里填这300字,什么山路崎岖啊、瓢泼大雨啊、路上摔一跤还咬牙往前走啊……高了,这艺术,真是高于生活。

大作文则是800字写一篇评论,主题浅白可笑:互助友爱的好。这种做人的基本道理还用800字去写才明白啊,三字经里12字就写好了: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偶依然是于凑字的形式完成了这800字,内容基本是“举个例子,爱迪生,爱因斯坦,居里夫人……

爱迪生之流是不是真正干过这些事儿偶其实也不知道,只是这么听说了而已,这还是从课文里听说的,其实课文也在造假:南方周末揭发了篇造假的课文:爱迪生小时候在危急情况下给他老妈做了个阑尾手术救了老妈一命。不过据文献记载,第一例阑尾手术开展时,爱迪生已经40多了,哪来的“小时候”?偶现在是个外科医生,也做过阑尾手术,觉得一个小孩一个人,注意是一个人,就把阑尾拿下了,这牛皮,也吹得大了点。

偶曾想,30年过去,过往的荒谬或许已如烟花消逝于岁月的长空中;或许等小宝长大,说真话讲人事不再成为一种奢侈的品质;或许小宝不会再有吾等被韩寒所嘲笑的经历:从第一篇作文开始就在说谎,先是被逼,后是自愿。

然而前景似乎不妙,2006年北京高考的作文题是“北京的符号”,时值奥运前夕,毫无疑问,这种命题造就了数万篇赞歌文章。阅卷老师在天安门、故宫、长城的作文海洋里狂吐不止。偏有位大兴黄村的孩子不这么写,他觉得对于他这个郊区的孩子来说,生活中有天坛、故宫、豆汁吗,什么才是北京郊区的符号呢?这位孩子没能有偶考场上的投机与圆滑,洋洋洒洒写下真实的想法,800字一气呵成,结果是:作文30分(满分60)、复读一年、4年后在南方周末写了篇短评来回应“说谎的作文”一文。

所以偶在想,如果有机会,还是让小宝学学偶,多写点日记吧,没有外界的评判与压力,真实只存在于日记中。

SONY D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