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这点事儿

尝试了很多种看书的方式,从TOUCH到IPAD,又换到据说不伤眼但很坑爹的所谓电纸书,最后还是觉得,还是纸质书看得过瘾,笔墨,书香,厕所边,天时,地利,人和。

许多年前我和大家一样认为读闲书是没用的,既讨不了姑娘的欢心也应付不了无聊的考试。所以看起金庸的武侠和琼瑶的小粉书看起来总不那么理直气壮,为了表明自己是高尚而有追求的,还曾买了几本外国小说如三个火枪手、战争与和平之类的来装点门面。如今看来,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反倒是这许多年来读过的这许多闲书。遗憾的是英文阅读能力几无寸进,以致如今翻到墙上看这花花世界却总被ABCD乱了双眼。

许多人在津津乐道自己不到三岁的孩子会背几首唐诗,似乎没人意识到孩子会背白日依山尽不代表他能体会到这句话的美感,许多人欣慰于自己的孩子钢琴过了十级却不关心他是否让音乐愉悦了自己。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知识越多就越表明自己是个智商高的人。其实,知识到处都是,我们从来不缺。在这个知识唾手可得在年代,你离知识再远,也远不过一根网线。我们缺的是独立的判断和自己的见识。

孩子总会长大,总会被大环境裹胁被逼学习那些看起来唬人其实对绝大多数人毫无用处的东西。三十年后,你买菜时会用到奥数吗,三十年后你想弄懂总共有44只爪子的笼子里有几只鸡几只兔会笨到用方程式费劲去算吗,直接数数就行了。

许多年前我们开始标准化考试,过程虽然如猫抓老鼠起起伏伏,结尾却都标准到举头望明月后面只能接低头思故乡而不能思这思那。但愿小宝同志在这些标准化考试不会被标准化掉,成为一个只知道答A或答C的标准化产品。世界是多变的,答案永远没有标准化,这独特而唯一的,就是你与众不同的见识和判断。

SONY DSC

发表回复